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地处青海省西宁市南玉井巷6号。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 现设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案件管理科、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反贪局侦查一科、反贪局侦查二科、反贪局预防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晏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现设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案件管理科、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反贪局侦查一科、反贪局侦查二科、反贪局预防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下辖:门源回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祁连县人民检察院、刚察县人民检察院、海晏县人民检察院。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地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团结北路76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现设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案件管理科、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反贪局侦查一科、反贪局侦查二科、反贪局预防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下辖:共和县人民检察院、同德县人民检察院、兴海县人民检察院、贵南县人民检察院、贵德县人民检察院。

青海省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青海省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地处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平安大道186号。现设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案件管理科、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反贪局侦查一科、反贪局侦查二科、反贪局预防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地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夏琼中路10号。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现设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案件管理科、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反贪局侦查一科、反贪局侦查二科、反贪局预防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地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久治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现设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案件管理科、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反贪局侦查一科、反贪局侦查二科、反贪局预防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制订区司法行政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指导全区各单位、各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负责依法治区(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负责本区法律知识培训。 (四)监督和指导全区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 (五)管理和指导全区“两劳”释解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六)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和场、街、镇法律服务工作。 (七)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及“148”法律服务专线工作。

司法局内设5个职能科室。办公室、宣教科(挂依法治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律师公证管理科、基层科、法律援助中心。 现有干警17人,大学文化程度3人,大专8人。中专6人。35岁以下7人,36至45岁9人,46岁以上1人。 司法行政编制15人,其中:局长1名,副局2名,科级职数5名。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制订区司法行政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指导全区各单位、各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负责依法治区(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负责本区法律知识培训。 (四)监督和指导全区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 (五)管理和指导全区“两劳”释解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六)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和场、街、镇法律服务工作。 (七)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及“148”法律服务专线工作。

黄南州司法局是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公证律师机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司法鉴定的主管部门。现有编制9个,下设综合科、法制宣传科、基层和帮教矫正科、公证律师和法律援助科、人民调解科五个科室。实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县级干部4人、科级干部3人、主任科员3人。所属事业单位1个(法律援助中心,编制2名,实有2人)。

海北州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5个,基层司法所30家,法律援助中心5 家,国资律师事务所5家,公证处4家,2001年机构改革时,州编委核定全州司法行政系统编制75名,到2006年底实有干部职工78名,其中司法行政人员36名,专职司法助理员18名,执业律师13名,公证人员8名,专职法律援助工作者3名。州司法局共有干部职工12名(专职法律援助工作者3名),内设办公室,法制宣传科,基层工作指导科三个科室,下属金牛律师事务所,州法律援助中心。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制订区司法行政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指导全区各单位、各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负责依法治区(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负责本区法律知识培训。 (四)监督和指导全区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 (五)管理和指导全区“两劳”释解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六)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和场、街、镇法律服务工作。 (七)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及“148”法律服务专线工作。

玛沁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系国家级“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全县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东西长205公里,南北宽175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现辖6乡2镇35个行政村、96个牧业合作社。总人口5.2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27万人,占总人口的83.3%,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玛沁法院现有立案庭、综合审判庭、执行局、审监庭、书记官处、法警队和办公室7个内设机构,下设拉加1个基层人民法庭。全院共有编制28人,现有在编法官和工作人员25名,其中审判员7名、助理审判员4名、书记员8名,司法警察3名,行政辅助人员3名。聘用制工作人员5名。年平均结案300件左右。

1959年10月8日经上级批准,成立了冷湖市人民法院;1962年底,冷湖撤市改镇,市人民法院也随之撤消,改设冷湖镇人民法庭。1985年2月,随着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深入,经上级批准成立冷湖矿区人民法院,至此冷湖矿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才渐渐步入正轨。冷湖矿区人民法院位于冷湖镇团结路1号,现有核定编制17人,实有干警15人,空编2人。院内设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庭、审判监督庭、办公室、青海油田基地敦煌七里镇人民法庭,由于冷湖镇常住人口少,年收案量少,大概在100件左右。2007年建成审判综合楼一幢,总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572平方米,审判法庭面积678平方米。

共和县人民法院于1950年7月建院,现有人员编制63个,实有干警57人。内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立案庭、法警大队、纪检组、政工科、办公室、书记员办公室等十一个部门和一个派出法庭即龙羊峡人民法庭。现有审判员21人,助理审判员10人,书记员6人,法警7人,其他人员13人;党员41人,占干警总数71.9%;少数民族干警39人,占干警总数的68.4%,年均受案700件左右,结案率达95%以上。

贵德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现有编制43名,实有干警43人。设有立案庭、综合审判庭、执行局、审判监督庭、政工科、纪检监察室、办公室、法警大队、东沟法庭、尕让法庭、拉西瓦法庭11个工作部门,2012年成立了温馨调解室、妇女维权合议庭和少年法庭。我院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法院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左中法院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先后荣获“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青海省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州维权先进集体”、“州级文明单位”、“全州档案工作先进集体”、“集体三等功”、“执行工作先进集体”、“目标责任考核优秀领导班子”、“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西宁铁路运输法院地处青海省西宁市主要审理由西宁铁路运输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当事人提起的刑事自诉案件、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经济纠纷案件、上级法院授权和指定的民商事案件、执行案件、以及兄弟法院委托的执行案件。西宁铁路运输法院是1980年7月开始筹建的,1982年5月正式成立并开始行使审判职权。2004年6月,原西宁铁路分局从兰州铁路局分离出来并入青藏铁路公司,党群关系隶属青藏铁路公司党委,行政关系隶属青藏铁路公司。2012年7月1日起,西宁铁路运输法院与青藏铁路公司分离,一次性整体移交给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实行属地管理,整体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现西宁铁路运输法院内设机构10个:办公室、政治处、执行局、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司法警察大队。

德令哈市人民法院的前身是乌兰县人民法院德令哈人民法庭。1988年德令哈撤镇建市,同年8月筹建德令哈市人民法院,12月办公。建院初期,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内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共有工作人员9人,年平均受理案件不到30件,到2000年底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内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庭和办公室五个职能机构,共有干警29人。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内设立案庭、民事审判(一)、民事审判(二)庭、刑事庭庭、执行局、审判监督庭、办公室、法警队八个职能机构,共有干警33人。2003年以前,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基础实施和物质装备十分落后。全院办案车辆只有一辆,先后四次租赁办公场所。2003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基础实施和物质装备得到迅速发展,完成了办公楼建设,办案车辆增加到10辆,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